日本地质调查所在伊豆-小笠原海域进行海底热液重金属资源的调查
-
摘要: 六十年代中期,在红海裂谷发现的热液重金属软泥,由于它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在东太平洋海隆上多处相继发现块状硫化物矿床。与锰结核相比,其优点是:产出海域的水深小(约2500米);热液活动的成矿过程短,补偿开采量的成矿再生能力强;产出海域靠近陆地,有利于当事国单独开采。因此,引起了各方人士极浓的兴趣。红海裂谷与东太平洋海隆均位于海底扩张轴部;在与其地质条件相似的边缘海扩张轴部以及海底火山的附近,亦发现了热夜沉淀物(主要为铁锰氧化物),或者观测到热液活动以及块状物硫化物矿床的某些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