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岛晚第三纪年代地层学和生物事件
-
摘要: 南日本太平洋一侧的晚第三纪海相地层的整个层系中产有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它可与世界热带直接对比。在北日本和日本海一侧,温水生物成分限于上第三系下部,冷水栖居动物在较新层位内占优势,这里可主要根据硅藻,并辅以放射虫和钙质超微浮游生物化石来进行地层对比。本文提出了利用浮游微化石最近建立的日本晚第三纪典型地层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对比关系。根据用浮游微生物地层学、与生物地层相联系的放射性年代测定、磁性地层学和地磁性年代表等建立综合的基准层已得到了年代框架。对比结果发现了一条较精确的底栖动物的年代层序界线。本文对晚第三纪陆架软体动物在时空上的分布作了归纳。最显著的生物事件之一是,在早中新世末期或中中新世初期(约1600万年前),几乎在整个日本列岛,旺盛地发育着热带和亚热带海相软体动物和大型有孔虫。这一气候所控制的晚第三纪中期的生物事件也见于太平洋区。因此,这一改进了的生物年代格局为日本列岛晚第三纪事件的全球性对比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