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W. F Dean, G. E. Claypool. 太平洋中部白垩纪缺氧环境中有机质的聚集[J]. 海洋石油, 1985, 5(3): 1-10.
引用本文: W. F Dean, G. E. Claypool. 太平洋中部白垩纪缺氧环境中有机质的聚集[J]. 海洋石油, 1985, 5(3): 1-10.

太平洋中部白垩纪缺氧环境中有机质的聚集

  • 摘要: 深海钻探计划(DSDP)62航次,在北太平洋中部的中太平洋山脉翼部和赫斯海隆南部通过连续取芯得到了完整的富含有机碳的白垩纪地层记录,在早阿普第期(早白垩世)时中太平洋山脉西部沉积了一套富含有机碳的纹层状硅质灰岩,当时这个地区在赤道以南,水深比现今浅,赫斯海隆南部的富含有机碳纹层状灰岩覆盖在火山岩基底之上,包括136米的晚阿尔必期(早白垩世晚期)到早赛诺曼期(晚白垩世早期)时沉积的地层,这套灰岩是在当赫斯海隆通过赤道高繁殖率带並由浅水沉降成中深水时迅速沉积下来的。在中太平洋山脉上,赫斯海隆上火山成份与富含有机碳的地层共生集合是明显的,表明热带太平洋在中白垩世时,板块内火山活动和中深水区有机质的生成和聚集是同时发生的。可提取烃类的热解试验和分析指出了赫斯海隆上灰岩中的有机质是主要由海洋生物和细菌衍生的富含类脂质的干酪根组成。中太平洋山脉的灰岩一般为热解烃/有机碳比值低,氢指数也低,表明这些有机质含有相当数量的陆源物质,这些陆源物质可能来自这个地区沉降以前存在的为数众多的火山岛屿。全部所分析的样品中有机碳与大多数现代海洋有机碳相比,其同位素组成比较轻(δ13C, -24至-29‰),同位素成份最轻的碳也就是最富含类脂质的。取自赫斯海隆和中太平山脉的样品中硫和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一个正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是各个钻位上的C-S回归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是不相同的,并且都与取自现代缺氧海洋沉积物和黑海岩芯样品不相同。在赫斯海隆,中太平洋山脉,以及其他太平洋中的海台和海山上富含有机碳的灰岩不是同时沉积的,但是这种富含有机碳的岩相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大洋,特别是大西洋的中白垩世地层中。太平洋深海盆中时代与之相当的地层并不富含有机碳,这套地层沉积在一个充氧的环境中。根据这个观察结果,再加上该海台在中白垩世时水深较浅,並靠近赤道等证据表明,局部的构造和水文条件可以在一个缺氧环境中造成表层水具有高繁殖率,使有机质得到保存。具有这种环境的地方,造成了中深水低氧区的扩大,并与抬升的海台和海山紧密相接。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