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与第三纪分界处的高分辨率叶化石记录
-
摘要: 解释白垩纪与第三纪分界处生物灭绝的理论,是须要经过生物群的充分采样分析检验的。虽然孢粉学是研究陆地范围的地层层位及估量植物灭绝的主要方法,但尚未同叶化石(大植物)的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虽然补充了代表地方性生物群的孢粉组合的大植物研完有能力提高分类的分辨能力,但是过去却缺乏解决白垩纪最晚期植物历史所需的样品量和地层段。如今笔者把北达科他州100米厚的白垩纪与第三纪分界联合剖面的大植物资料与详细的孢分析联系了起来。在本文中白垩纪与第三纪分界以30%的孢粉植物群灭绝为标志。这与铱和冲击矿物异常是一致的,此界线分布在最高的恐龙遗迹之上约2米。越过此分界面,大植物有79%的种被更替,而分界面之下17~25米变化较小。这种型式与白垩纪最晚期流星冲击之前气候变暖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