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R. A. PICKRILL. 某些低能海岸上的浪成陆架[J]. 海洋石油, 1984, 4(2): 46-57.
引用本文: R. A. PICKRILL. 某些低能海岸上的浪成陆架[J]. 海洋石油, 1984, 4(2): 46-57.

某些低能海岸上的浪成陆架

  • 摘要: 在乔治亚海峡低能海岸疏松沉积物中形成了近岸阶地。为了指出这种小尺度阶地与大陆架之间的相似性,使用了比例模拟概念。海滩向海逐渐演变为上凸的陆架,陆架外缘则以滨外斜坡坡度的急剧增加为标志。陆架地貌是随波能的作用程度而系统变化的;陆架宽度和陆架坡折水深随有效吹程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沉积物穿过陆架向海逐渐变细,在陆架坡折处出现一从砂到泥的过渡带。乔治亚海峡内六个吹程长度不同的站位上记录到的,计算的波浪作用下的近底部速度表明;陆架坡折是在高、低"波效带"之间的过渡带内形成的。剖面形态、陆架沉积物和近岸带的波能消散表明,陆架会随着现代波浪作用而逐渐形成平衡形态。由于新西兰各掩蔽湖滨和峡湾沿岸也发育了类似的阶地,因而提出了有效吹程达50公里条件下阶地形成的通用模式。从北美大湖区取得的资料表明,该模式可扩展到吹程长度达的100公里的地区,但在吹程长度更大的地方,固有效吹程可能并非指示波浪条件的可靠标志,该模式就失效了。有效吹程模式与大陆阶地之间的相似性表明,从小型湖泊到原始大陆架,可能存在着各种陆架形态的连续发育区。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