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T. R. Charlton. 印尼东部弧陆碰撞带内碰撞后拉张[J]. 海洋石油, 1991, 11(6): 37-40.
引用本文: T. R. Charlton. 印尼东部弧陆碰撞带内碰撞后拉张[J]. 海洋石油, 1991, 11(6): 37-40.

印尼东部弧陆碰撞带内碰撞后拉张

  • 摘要: 在印尼东部发现有许多关于年轻弧陆碰撞的最佳例子,在该处,澳大刊亚北缘在整个晚第三纪一直在和继承性岛弧系碰撞。班达弧(图1)是这些碰撞带中最年轻的一条,并形成了此地区欧亚扳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问的现代板块边界。图2为通过班达弧东南部丹尼巴附近的一条地震横剖面,表示了1963年班达海地震及其余震的一个解释。此剖面表示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下降到了班达弧南部的俯冲带之下,俯冲板片被一个倾向与俯冲带相反的逆断层所切。班达弧与澳大利亚大陆西北边界间在上新世碰撞的结果是澳大利亚地壳现在下伏于帝汉一丹尼巴海沟的外陆坡之下。丹尼巴的地质呈前陆褶皱带的构造特征,组成澳大利亚外部阳J缘的逆断层一叠瓦层序。丹尼巴逆断层带现在的宽度,从丹尼巴海槽轴至韦巴深渊附近的最西部的岛屿为~130km。逆断层带具有约50%的典型缩短值,因此,约有~26Okm已俯冲的陆壳处于丹尼巴海槽逆冲前沿之北。图ZA中的逆断层位于距丹尼巴尔海槽25ckm处,因此,很可能是此断层正在使俯冲洋壳从陆洋边界附近的不能俯冲的陆壳上脱卸下来。图ZA中的反向逆冲断层与沿此剖面线的任何已知地表特征并不对应,似乎是在深部辨认出的这条年轻逆断层的一套变质岩系,如果确实如此,涟川群时代可能还包括寒武纪。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