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海盆地的构造演化

BrianTaylor, Dennis Hayes

BrianTaylor, Dennis Hayes. 南海盆地的构造演化[J]. 海洋石油, 1981, 1(1): 1-17.
引用本文: BrianTaylor, Dennis Hayes. 南海盆地的构造演化[J]. 海洋石油, 1981, 1(1): 1-17.

南海盆地的构造演化

  • 摘要: 根据对地磁场新老资料的分析,我们在南海盆地中辨识出一种对称的海底扩张模式。南海海底扩张的活动期是中渐新世——早中新世(3200万年-1700万年)。海底扩张的线性磁异常的方向近似于东西向,残存的扩张中心位置同北纬15°附近的海山链走向一致。只有盆地的东部才存在这种线性磁异常。在中国大陆边缘和礼乐滩地块边缘的大陆坡——深海盆地边界向陆一侧有一个磁场平静带。在磁场平静带上,重力自由空间异常的值极小,它可能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的过渡带。中国大陆架和礼乐滩上的钻井资料证实了我们关于线性磁异常所表示的南海盆地的断裂和扩张时间的论断。巴拉望海槽最东端的俯冲带可能受尤鲁根断层的限制。在中渐新世以前,北巴拉望很可能连结在礼乐滩地块和中国大陆边缘上。南海西部三分之一地区的调查工作很少。根据有限的一点资料可以认为:这一部分地区的扩张结构和其余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8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14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81-06-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