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K. S. Tillman. 台湾板岩带的运动学分析[J]. 海洋石油, 1995, 15(6): 1-12.
引用本文: K. S. Tillman. 台湾板岩带的运动学分析[J]. 海洋石油, 1995, 15(6): 1-12.

台湾板岩带的运动学分析

  • 摘要: 在最近几年,我们对造山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在一篇里程碑文章中,Chapple(1978)把前陆褶皱和冲断带模拟为下伏有弱底层的到处处于临界破裂点边缘的完全塑性楔形体。Chapple(1978)用这个模型证明了水平挤压作为驱动力的重要性,并得出楔形体的形状和地形取决于楔形体物质和底层的相对强度。Davis等(1983)修正TChapple的模型.选定库伦破裂流变为上地壳的较现实流变。他们认为,如果有物质加到楔形体或离出楔形体,那么整个楔形体必定发生变形,以保持临界斜度。自这些早期论文以来,许多作者应用、推广并修改过这个临界楔形体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区域规模的造山过程。然而,临界楔形体型模型并不意味能详细预测造山楔形体内变形的运动情况(Chapple,1978),相反,他们推测,造山楔形体的整个形状接近于由连续模型预测的形状。因此这些模型对详细理解变形运动过程是有限的。

     

/

返回文章
返回